跳到中間主要內容區
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 功能,若部份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,請開啟瀏覽器 JavaScript 功能。
友善列印:請利用鍵盤按住 Ctrl + P 開啟列印功能。
字級設定:請利用鍵盤 Ctrl + (+)放大 (-)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。
冬山鄉公所
:::
員工專區
地理位置
網站導覽
回首頁
:::
:::
:::
風箏館簡介
-
冬山風箏館室內空間佔地面積約100坪,主要分為五間主題展示室,有系統地把館藏風箏依照形式、產地、習作過程,分門別類對外展示。館內也收集各種與風箏相關的成品、文獻資料與昇放圖片等。
第一展示室
-
從入門的長廊,穿過巨龍風箏的腳下,有如走進時光隧道。在這裡您將可以解開風箏的「身世之謎」,看到二千多年前風箏如何躍上中國的歷史舞台,並經由中國傳佈到全世界。
第二展示室
-
冬山鄉如何成為「風箏的故鄉」?怎樣才能做出一只好風箏?什麼是「風箏四藝」?這許許多多的疑問,在第二展示室您將獲得茅塞頓開的解答。
展示牆上展出珍貴的歷史照片,前人對於風箏製作的要素,總結為「紮、糊、繪、放」四字箴言,也就是所謂的「風箏四藝」。
第三展示室
-
「百子乘龍」風箏,以及盤繞的「虎面蜈蚣」風箏,讓您不得不讚嘆風箏師傅的手藝巧思。風箏從中國傳向世界各地,每個地區因為材料、氣候、民俗的不同,風箏造型千變萬化,有中國、日本、韓國以及歐美各式造型風箏,讓人目不暇給。
第四展示室
-
有系統將風箏分門別類,並詳細解說各類別風箏的結構異同及一些專業名詞,讓參觀者增進不少風箏的專業知識。
第五展示室
-
以「冬山鄉土情」為題,這裡陳列著冬山國小過去參與歷屆風箏賽的歷史資料,意義非凡。在這裡您可看見關公、史可法、岳飛等歷史人物造型風箏,還有垂掛著長長尾巴的鳳凰、體態優美的美人魚等風箏,甚至連黑松沙士瓶也紛紛出籠,趣味橫生。
風箏教室
-
在風箏主題展示館的出口走廊,設有風箏教室,定期舉辦風箏教學活動,透過現場老師的講解與指導,讓民眾可親自動手體驗風箏DIY的樂趣,也充滿寓教於樂的效果。
風箏昇放場
-
風箏館戶外還設有一處風箏昇放場,不論是三五好友,或是一家大小,都可以在此盡情地體驗放風箏的樂趣。
風箏的多變玩法
-
放風箏的樂趣不僅僅只是單純昇放而已,過去有「風吹相咬」的遊戲,是風箏空中纏鬥的擂臺賽。現今的風箏比賽則制定有詳細、嚴謹的規則,包括風箏外型、昇放人數限制…等。
近年來特技風箏相當流行,由於特技風箏可自由變換方向,甚至跳起「空中芭蕾」,也帶來風箏世界更多的趣味。
未來展望
-
冬山風箏館的成立,只是一個開端。透過風箏館與外界結合,未來館方將與行政機關、學校、團體、民間公益社團等定期舉行風箏昇放活動,並深入學校、社區進行推廣與風箏製作教學。
風箏的故鄉-冬山鄉
-
「九月九,風吹滿天哮」,農曆九月,台灣吹起著名的「九降風」〔無雨的北風〕,在那秋收冬藏的農閒時節,人們以放風箏為娛樂,漫天飛舞的大小風箏,構成一幅美麗的田園景致。這種往日農村生活的閒情愜意,如今您來到宜蘭冬山鄉也都能輕易享受得到。
冬山鄉與風箏緣,主要來自冬山國小的推廣。冬山國小曾多次在全國性比賽中凱旋而歸,漸漸地冬山國小與風箏劃上等號,冬山鄉也成為口耳相傳「風箏的故鄉」。
館址選定冬山鄉風箏活動的發源地-冬山國小新校舍內,使其更具有特殊意義。就地理條件而言,冬山國小鄰近的冬山河親水公園、武荖坑露營區等風景,也都是適合放風箏的場地。
冬山風箏館自今(109)年1月1日起因遷館計畫停止開放該館及相關公眾用途之使用,如有不便之處,敬請見諒!
連絡電話:(03)959-1105轉132 林小姐
隱私權保護及資訊安全政策宣告
|
政府網站資料開放宣告
|
機關網站著作權聲明
電話:(
03
)
9591105
• 傳真:(
03
)
9590316
地址:
26946
宜蘭縣冬山鄉冬山路
100
號
地圖
上班時間:週一至週五 上午8:00至12:00、下午13:00至17:00
本站最佳瀏覽解析度為
1024x768